“高原明珠”洱海
洱海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海拔1900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千米,东西宽3000米~9000米,周长116千米,面积251平方千米。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畔的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山景以雪、云、溪著称。苍山由19座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峰顶上终年积雪,银装素裹,景色壮丽。“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还有18条溪水夹在19座山峰之间,缓缓东流,注入洱海。
洱海景观,四季各不相同,即便是一天中的不同时辰,也是变化万千。随着四时朝暮的变化,各种景观呈现出万千气象,于是古人又为之归纳出了“洱海八景”,分别为: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霭普陀、沧波濞舟、四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月映。洱海的人文景观也是丰富非常,“洱海八景”中的四阁风涛,指的便是古人为观赏洱海所特意建造的四大名阁:天镜阁(位于海东)、珠海阁(位于洱海公园团山)、浩然阁(又名丰乐亭,位于才村海边)、水月阁(位于洱海北端双廊,与珠海阁遥相对峙)。由于年深日久,四大名阁均已倒塌不全,但历代骚人墨客在这些名阁之中所作的赞颂洱海风光的诗文佳句却留诸世间,向人们诉说着洱海的奇丽景观。
洱海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两汉时期,生活在苍洱地区的古代大理人开创了大理古文明灿烂的历史。到了唐宋时期,在大理建立的南诏政权和大理国,将大理的各族人民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中,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也是大理古文明的摇篮。